当前位置: 首页  文化  中国文化

我心灵的归宿——练塘古镇

编辑:我爱历史发布时间:2023-03-18 16:51:18

我心灵的归宿——练塘古镇

陈云故居

练塘镇属于上海青浦区,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当地的老一辈会说这里原先叫章练塘,是三国时东吴造船的地方,所谓“张帆以练水军”。后来人们误把“张”当成了“章”,就有了“章练塘”。据《章练小志》记载,“练塘东西长九里,南北袤六里,湖滨接荡,四面皆水,为吴越分疆之要点,淞沪西北之屏藩。”

这里的地势比上海更低一些,土地肥沃、气候湿润、水网相连,是典型的江南水乡。她的面积不大,由于镇中心有一条市河流过,船只往来便利,所以很早就成为这一带以米市为主的集镇。古镇的老街就在市河两侧,横跨市河的桥梁中,有六座元、明、清时期的古石桥,两边的石板路隔河相望。街道两旁的民居重脊高檐,过街楼、河埠头、长廊、幽弄和深宅使古镇呈现出古朴、恬和、幽静的风貌。

我心灵的归宿——练塘古镇

4月的上海,紧张而焦躁,每个人都处在慌乱和无措中,我也因特殊原因回到了练塘居住。本以为小镇的安排会更忙乱,但让人意外的是,她的秩序和平静,却让我安心,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她无关,有种“任尔东西南北风,我自岿然不动”的淡定和清新。

我心灵的归宿——练塘古镇

和我相邻的邻居是一家四口,八十岁的老人与儿孙辈同住。不同于城市里大家都需要各自的空间,这里的人更喜欢一家人“整整齐齐”的完整感。

在整个疫情最严峻的日子里,每天清晨是她洗洗刷刷的声音将我的耳朵唤醒。随之而来的是鼻子的盛宴,今天做的是红烧小排吧,浓油赤酱的。下午,家里的门铃响了,我打开门邀请她进来,她摆了摆手,也不进门,只是从纱窗塞过来油炸臭豆腐或是粽子,就离开了。

我心灵的归宿——练塘古镇

每天的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,重复、简单却让人安心。我想我们终其一生,都在追寻精彩,但疫情中的经历让我顿悟,原来世上最精彩的追求就是从容。

并不是所有小镇都像邓丽君的“小城故事多,充满喜和乐”,这里或许没有“看似一幅画”,但临近傍晚,听到隔壁阿婆在桥下给外孙女吟唱吴侬软语的童谣,像远处飘来的云丝,轻轻柔柔、一句一句,洒落在了我的心上。

我心灵的归宿——练塘古镇

END

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

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:

东方文化杂志(ID:dfwh_hk)

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

本文标签 心灵古镇归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