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 文化  中国文化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编辑:我爱历史发布时间:2023-03-18 16:50:40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(局部)

韦郎中送杜甫:柴胡饮子

杜甫不仅是唐代大诗人,还是个地地道道的药农,不仅自己建药圃,种草药,对药材的疗效也颇有研究,写了很多采药、制药、卖药的诗。足可见,他在这方面的权威性。

一次,杜甫寓居夔州时,患疟疾三年不愈,曾形容,“峡中一卧病,疟疠终冬春”“三年犹疟疾,一鬼不销亡”。杜甫的好友韦有夏郎中(郎中,尚书省官职名,韦或是尚书省某部郎中之一)很担心他,就寄过去一些柴胡。杜甫收到后,煮成柴胡汤剂慢慢服用,由于柴胡可以解表散邪,吃完后体内的热邪随着汗液排出,让杜甫大汗淋漓,好不畅快,感激之余,在杜甫“在直播间”作诗一首《寄韦有夏郎中》。

省郎忧病士,书信有柴胡。

饮子频通汗,怀君想报珠。

亲知天畔少,药味峡中无。

归楫生衣卧,春鸥洗翅呼。

犹闻上急水,早作取平途。

万里皇华使,为僚记腐儒。

诗中,杜甫用寄来的柴胡熬制成饮子,依据亲身的体验说,喝完频繁通汗,还如同朋友说的,没有什么药味,口感不错。我喝完以后,汗出热退,病势转轻,真想好好报答你。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柴胡

杜甫服用这个饮子,疗效好,当然被传了下来。南宋时,一位叫赵蕃的诗人,客居长沙时,突发寒热之症,朋友张君延就请名医给他看病,也开了这剂柴胡饮子,服用两天后,赵蕃痊愈,便写了一首《余客长沙寒热骤作其证未分理掾次律张君为致》表达感激之情:“频能通汗信柴胡,亦是于君想报珠。传闻治嗽更多活,岂止飘零一老夫。”

米芾送苏轼:麦门冬饮子

宋代书法家米芾与苏轼交情非常好,在送麦门冬饮子之前,还有一段故事。

元丰二年(1079)岁末,经受着牢狱之灾的苏轼被营救出狱。元丰三年(1080)正月,苏轼被贬黄州。元丰四年,苏轼在黄州城东不到半里远的山坡上,开垦了一片十亩左右的坡地,自称“东坡居士”,开始了自耕自足的生活。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米芾

米芾自幼学习书法,对唐代楷书很有研究,但研习中也有困惑,总希望能找到一个了解书法本真的人给予指引。这次拜访苏轼,两人交流甚欢,酒酣之余,开始谈论绘画,米芾发现苏轼画的竹子,竹竿不是一节一节地画,而是一笔画完,米芾很奇怪,就问,为何不一节节地画竹子。苏轼笑道,你什么时候看见竹是一节一节长出了的呢?说话间,两竹枝、一怪石跃然纸上,题为《潇湘竹石图》赠与米芾,并告诫他要多学晋人书风。自此,米芾茅塞顿开,好像找到了方向,“始专学晋人,其书大进”。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(宋)米芾《张季明帖》

后来在苏轼64岁那年,米芾与他一同游览了金山,但这次会面不久,苏轼就开始拉肚子,服用的药方效果也不好。这一年六月,苏轼移船到了江苏仪征的东园,米芾听说东坡的病情,就冒着暑热到东园看他。

苏轼午睡醒来,看到米芾,怜惜好友,又气又笑地说,枕边的凉风不吹,这么热的天还跑过来,于是亲自煎煮麦门冬饮子,“暖胃”是“暖心”。苏轼还作诗一首,《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》。

一枕清风值万钱,无人肯买北窗眠。

开心暖胃门冬饮,知是东坡手自煎。

麦门冬又被称为麦冬,功效众多,被誉为养阴润肺的上品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有记,“久服轻身,不老,不饥。”麦门冬饮子,别名清肺饮子,有益气生津的功效。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宋代女词人李清照

李清照在她的《摊破浣溪沙•病起萧萧两鬓华》里有:

病起萧萧两鬓华,卧看残月上窗纱,

豆蔻连梢煎熟水,莫分茶。

枕上诗书闲处好,门前风景雨来佳。

终日向人多酝藉,木樨花。

“白豆蔻熟水”,就是治疗暑湿困脾的著名饮料。李清照的白豆蔻熟水,效果好,一直传至明代,还成为大街小巷的中药保健饮品,还由单方变成了复方,祛病保健的作用更加明显。

中医认为,豆蔻性味辛、热,可以散寒燥湿、行气温中;又因它归肺经、脾经、胃经,可以抑制心火过旺对肺气的损耗,利肺健脾胃,化湿消痞,开胃消食。夏季,每天以干净的豆蔻壳3—6克入沸水瓶加盖浸泡片刻,不时代茶饮之,可以很好地预防暑湿、脾胃气滞、胸闷腹胀等,对防治内寒引起的小腹冷痛、下利也有好处。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张岱的老家出产日铸茶,被列为贡品。日铸茶经开水泡后,雪芽直竖,造型色泽如兰似雪,故又称兰雪。张岱用日铸茶的茶液与牛奶搭配,炮制出来的茶汤,产生“玉液珠胶,雪腴霜腻,吹气胜兰,沁入肺腑”的美妙口感。一经推出就备受人们追捧,导致附近的众多茶商纷纷将自家的茶也改名“兰雪茶”,真是火到极点了。

清朝皇帝:酸梅汤

酸梅汤,中国最古老的解暑饮料。商周时期,古人就已经用梅子提酸做饮料。现在人们喝的酸梅汤,配方源于清宫御茶坊。其配方为:去油解腻的乌梅,化痰散瘀的桂花,清热解毒、滋养肌肤的甘草,降脂降压的山楂,益气润肺的冰糖一并熬制。

《梦华录》带火紫苏饮,古代还有很多“饮子”在直播

酸梅汤一问世,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。据说乾隆皇帝茶前饭后都喝酸梅汤,一生都是一副清瘦的身材,瘦而有神,可能和酸梅汤有关。

如今,走在热气蒸腾的大街上,最主流的消暑是大口喝冒气的碳酸饮料,但中医学认为,吃冷饮并不解暑,只是暂时把心里、胃里的火压制下去而已,这样做的结果会损伤身体“阳气”,导致很多更多慢性病的滋生。

而加以冰镇辅助的冷饮酸梅汤,喝的同时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糖分,且酸甜适中,还使人减少对发福增肥的担忧。大热天,何不自己熬制一碗冰镇酸梅汤,岂不妙哉?

END

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

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:

东方文化杂志(ID:dfwh_hk)

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

本文标签 古代饮子直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