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爱情故事:李白、王维、玉真公主,三人说不清的感情纠葛
开元八年(公元720年),20岁的王维进京赶考,不幸落第,但有幸结识了热衷结交文人雅士的岐王李范。开元九年(公元721年),21岁的王维再次进京赶考,这一次他志在必得,临行前还许诺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崔氏,自己一旦考取功名,必将返乡娶她为妻。
进京之后,王维先去拜见了岐王李范,想请他帮忙,岐王想到了玉真公主,并在他的引荐下,王维有了拜会玉真公主的机会。
于是,一桌丰盛的宴席,一杯醇香的美酒,王维在席间,弹唱了一曲凄美婉转的《郁轮袍》助兴,满座动容, 玉真公主更是感动万分。当细问诗词时,玉真公主得知正是眼前这位年轻人所写,顿时感叹相见恨晚!
渐渐地伴着词曲的情愫,玉真公主听得痴了、醉了,竟不由地缓步上前盈盈一拜,还想要拜王 维为师。李范连忙推荐,把王维的名作《山居秋暝》奉上: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”玉真公主赏读过后,倾慕之情油然而生。
之后,玉真公主 向唐玄宗推荐了王维,王维也凭着自己的才气不负众望,一举高中状元。
再后来 ,玉真公主对王维的才气愈发欣赏,这个比王维大9岁的大龄女青年,还动了情,甚至有了想招他为驸马的念头。可以预见,如果王维真的被招为驸马,有了玉真公主与皇帝的这层关系,仕途也必将是一片光明的。
但是,王维却是个钟情的榆木疙瘩,因为有对家乡未婚妻的许诺,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。在向玉真公主登门辞别时,王维说:感谢公主的垂青,家乡有等待自己完婚的女子。他已经辞官,此次登门是来辞别的,他要回乡去迎娶自己的未婚妻。走了。
公元742年,因玉真公主引荐,李白得到了 唐玄宗的召见,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从此时来运转,但之后,他的长安生活并不如意,反倒平添了许多愁苦。
后来,李白结识了唐玄宗的驸马,也就是玉真公主的侄女婿张垍,想能通过他再见玉真公主一面,谁知这个张垍不帮忙。李白只好一人住在终南山下的玉真公主别馆,等待机会,心感凄凉,于是就写了《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》,其中的诗句有:
秋坐金张馆,繁阴昼不开。
空烟迷雨色,萧飒望中来。
翳 翳昏垫苦,沉沉忧恨催。
清秋何以慰,白酒盈吾杯。
秋雨连绵,天气阴沉,李白只能酌一杯酒聊以自慰。
同时,李白因遭遇冷遇,还写下了一首经典的《长相思》:
长相思长相思,在长安。
络纬秋啼金井阑,微霜凄凄簟色寒。
孤灯不明思欲绝,卷帷望月空长叹。
美人如花隔云端。
上有青冥之高天,下有渌水之波澜。
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
长相思,摧心肝。
这首诗是不是李白对玉真公主的思念?从字面上确实是写男子对美人的思念,古诗词有一个传统,就是借美人喻君王,借美人喻理想,所以一般认为,李白的这首诗是君门九重,渴望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。怎奈隔了千山万水,李白只能独自相思,摧心肝呀。后由于各种原因,李白也离开了长安。
再说王维,迎娶崔氏后,本来是很美满的一家,但很不幸,幼子、崔氏早逝,这一年王维刚满30岁,没有再娶。玉真公主对王维仍有一片深情,后来两人不知怎么又结交上了,王维还给玉真公主写诗,其中就有一首诗名特别长的“情诗”,《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》:
碧落风烟外,瑶台道路赊。
如何连帝苑,别自有仙家。
比地回銮驾,缘溪转翠华。
洞中开日月,窗里发云霞。
庭养冲天鹤,溪留上汉查。
种田生白玉,泥灶化丹砂。
谷静泉逾响,山深日易斜。
御羹和石髓,香饭进胡麻。
大道今无外,长生讵有涯。
还瞻九霄上,来往五云车。
其中可能有这两人的一点情愫,但最终王维一直未娶,作为红颜知己的玉真公主也终身未嫁,最终当了一名女道士。
李白风流多情,王维才华满腹,气质不凡的玉真公主,被他们所吸引,产生了情感纠葛。但纵观李白一生,娶四妻,虽然诗句中透露着浪漫,但四段婚姻的结局都悲惨。王维才华横溢,却仕途不顺,一生落魄。所以,这美好的感情,还是留在美好的回忆里吧。最终,玉真公主用她的一生来证明:女人最好的人生,是活成自己。
编辑丨果然
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
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:
东方文化杂志(ID:dfwh_hk)
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
-
下一篇: 中国人的“姓”“氏”“名”“字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