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艺伎,是妓女么?|地球知识局
作为京都的旅游招牌之一,久负盛名的艺伎行业也因此受到严重波及。在京都最大的艺伎区祇园,很多艺伎馆关门停业,原本莺歌燕舞之地,如今萧瑟寂寥。
京都,是许多文学艺术作品的取材地和灵感之源
无数动人故事在此上演,见证世间多少悲欢离合
(古都之恋,图:图虫)▼
茶屋是艺伎们的主要工作场所。当夜幕降临,花了大把时间梳妆的艺伎就会开始工作,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涂抹在脸上和脖子上的脂粉。之所以抹这么白,是因为古时候烛火照明太弱,涂抹上白色脂粉,宾客才能看清表演者的脸。
另外,这也不是随意涂抹的。一般要在发际处留出一些,颈背向下会有两部分皮肤不上色,呈现出“W”形的三条纹图案。
美就一个字,我只说一次
这笑容,让人很难不迷醉啊
(打call,图:shutterstock)▼
搭配华美和服的,是厚底木屐。为的是不让和服下摆拖地,以免弄脏。这身行头,让她们只得踏着小碎步缓慢前进。
浓妆艳抹,弯钩细眉,樱桃小嘴包裹着涂抹成黑色的牙齿,这是一种传统的日式审美风尚。年轻漂亮的艺伎们会为客人奉茶斟酒,还有表演传统歌舞,与客人们聊天做游戏,以求宾客尽欢。
一曲歌罢,会不会恍然有曲中人是自己的感觉?
套用那歌词:唱歌的人假正经,听歌的人最无情
(图:shutterstock)▼
跟日本很多传统行当一样,艺伎需要经过多年严格训练。包括但不限于歌舞、书法、茶道,乐器演奏,以及言谈举止、礼仪规范等等。
在出道之前,艺伎们会集体生活在茶屋之中,称教导她们的人为“妈妈桑”。学习满一定年限,经过认可后,才能从舞伎升格为拥有艺名的艺伎,正式出道。
有些艺伎文化修养还算不错,才情俱佳
用老话讲就是:琴棋书画茶,样样都行
(糟了!是心动的感觉,图:《祇园歌女》)▼
虽然,艺伎通常并不委身于客人,不会跨越礼貌和亲密的界限,但其中也不乏有艺伎因种种原因而卖身,有时是自愿,有时是被迫。
艺伎的历史
公元794年,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长冈京(今京都府向日市、长冈京市和西京区)迁移到平安京(现京都市中心区),宣告了平安时代的到来。
这个时期里,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和审美快速发展,为后来艺伎行业的诞生提供了基本条件。
古代日本有借用中国地名来指代某地的习惯
比如,平安京别称洛阳,相模湾沿岸叫湘南
(图:fategrandorder.fandom)▼
1779年,艺伎被认定为一种职业。为此,日本还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。在之后的20多年里,这个行当逐渐成为风俗业的中流砥柱,延续至今。
雪白的面庞和紧闭的红唇,见证了在历史洪流中发展的日本。比如,为客人的言谈保密,这是艺伎界约定俗成的行规。如此一来,艺伎的营业场所反倒成了许多倒幕派密谋的地方。
所谓风尘之中,必有性情中人
风月场不单是快活地,也是谈大事的去处
(祇园的夜,图:壹图网)▼
20世纪10年代,日本从事艺伎从业者有8万多人。但此时,酒吧招待、夜总会陪酒等新潮服务开始在日本出现,多少也分了艺伎的一杯羹。
二战爆发后,日本国力持续消耗,各行各业都不太景气。没了有花钱娱乐的消费者,艺伎们也只能各奔东西,另谋出路。
当时,日本女性的生活普遍面临全方位困境
在日本军部主导下,有些女性被送到南洋卖身
(1954年,图:Flickr)▼
凋零的祗园之花
现在的艺伎行业和过去相比,约束减少了很多。比如,完成从业者训练后的可以单独居住,不需要与姐妹们住在置屋中等等,但即便规矩放松了,也不能改变艺伎行业的衰落。
在现代日本社会,一些女孩宁愿从事演艺模特、歌舞表演者或是酒吧女招待等职业,也不愿意当被称为“日本古典文化活化石”的艺伎。
京都先斗町街头的演出宣传海报
到现在,这里还有艺伎培训学校
(图:Flickr)▼
在一些旅游热门地,也会有人乔装打扮成艺伎的模样,对来往的游客招摇行骗。也有一些真正的艺伎会遭到游客的追拍和骚扰,或客人轻浮的挑逗等。这让本就萧条的传统艺伎行业愈发低迷。
有从事艺伎培训的业内人士认为,行业没落的原因之一是收入不稳定且没有社会保险,让很多从业者担心年老后的生活。
有担忧很正常,这是所有吃青春饭行业的常态
应了那句话:美人自古如名将,不许人间见白头
(图:shutterstock)▼
如今,传统的艺伎世界已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鱼龙混杂的现代艺伎行业。作为日本传统文化象征之一的艺伎,仍在现代文化冲击下逆向而行。只是,不知离消亡的那一天还有多远。
最后:
参考资料:
1.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Geisha
2.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QxyC3ynCUg
3. Williams, M. (2018). Megumi: the Elegance & Grace of the Japanese Geisha. Economy, Culture & History Japan Spotlight Bimonthly, 37(5).
4. The Secret Life of Geisha(1999, BBC)
5. https://www.japantimes.co.jp/news/2021/07/02/business/kyoto-bankruptcy/
*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,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
封面:shutterstock
END
-
上一篇: 印度美食,不只是“干净又卫生”
-
下一篇: 东西方姓氏文化中都讲“根”,有何异同?